现在,世界各国核电站的建设都进入了“寒冬期”,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大国而言??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世界各国核电站的建设都进入了“寒冬期”,中国的核电站建设也曾被暂时叫停。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核电该不该建?该怎么建?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上,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我国核电进入积极稳妥发展新时期
“以广东为例,燃煤火电厂上网电价是4毛8分钱,大亚湾核电站是4毛3分钱,比火力发电便宜了五分钱。”日前,在哈尔滨召开的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上,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国宝认为,未来,核电的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对我们这样一个能源资源比较短缺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在节能减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发展核电将是必然的选择。
中国核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冠兴介绍,我国核电已经进入积极稳妥发展的新时期,当前商运核电机组17台,装机容量1474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8台,装机容量3056万千瓦。根据核电发展相关规划,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
中国核学会副理事长、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二司司长王敏正说:“无论在世界范围还是对我国来讲,核工业依然是朝阳产业,并且现在正在迎来重要的黄金机遇期。”
确保核电安全“万无一失”
核电是一种安全、经济、可靠的清洁能源,但对核电站安全性的担心却总萦绕在公众心头。我国政府在“十二五”计划中也明确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那么,我国核电站安全性如何?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我国对在建和将建的核电站开展了安全大检查,结果证明,我国核电站是安全的。同时,我国政府还发布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及《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要求核电站无论是从技术还是从安全管理上,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新一代核电站在设计上将更注重安全性。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副总经理魏锁介绍了我国第三代核电CAP1400的情况。“CAP1400从设计上基本消除了大规模放射性释放的可能性,其安全性和经济性均好于国际、国内在建和研发的同等功率水平的核电机组。”
他介绍,CAP1400初步设计已经通过了国家能源局组织的专家论证,示范工程计划2014年4月开工建造,2018年底并网发电。“CAP1400完全符合世界核电发展的新要求,随着CAP1400自主创新研发成功及示范工程建成并批量建设,我国不仅将成为核电大国,也将成为核电强国。”
加速提高核电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年会上,如何加强核电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与会专家关注的问题之一。“在这方面,我们有切肤之痛。”张国宝说,因为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我国核电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屡屡受挫,“一走出去就碰钉子”。
“核产业也好、核能也好,无论是安全性还是经济性,重要的一点是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反应堆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玉发说,“在工作中,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科技创新是推动行业产业发展的灵魂。”
谈到如何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刘志刚认为,核科技发展需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核科学技术有其特殊性,在教育中应该有行业的参与,“比如一些专业需要的人并不多,应该采取‘订单+连锁’的培养方式”。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韩建伟则希望核电发展的政策应该更有规划、更有连续性。“希望中国有一个相对高速、稳定平衡的核电发展思路,别像坐过山车。这几十年来我觉得自己的心脏都受不了了。”他说,如果核产业持续低迷,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核电人才队伍就保不住了。
实现科技创新,加强基础研究是关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柳卫平认为,我国把核能视为改善未来能源结构的重要手段,“压水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的发展路线和核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广泛应用,对核技术形成了巨大的需求。“目前有多个大科学工程正在建设和规划,未来我国将拥有国际水平的核物理和应用研究平台。”
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